大额现金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设定的起点金额为:各地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,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是河北省10万元、浙江省30万元、深圳市20万元。
可能有人会说,在移动支付如此普及的当下,大家日常很少使用现金,规范大额现金管理并无必要。其实不然。
从国内乃至世界范围来看,现金需求有增无减,大额现金的使用仍较普遍。据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不完全统计与调研论证,个别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存取业务中单笔超过10万元的业务占比,笔数虽不及1%,金额却接近27%。
从国际情况来看,尽管澳大利亚早在2016年就已经普及银行卡,取代现金成为主要支付手段,但2018年6月份的统计显示,澳大利亚现金流通张数却增长了7%。2001年至2014年,包括美国、欧元区、日本等在内的72个国家和地区现金流通量与名义GDP的比例从6.5%增至8.5%。
规范大额现金主要是为了打击犯罪、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。由于现金具有不记名、不可追踪等特点,大额现金容易为贪污腐败、偷逃税等洗钱犯罪行为和地下经济活动提供便利,可能危及国家经济金融秩序和安全。2017年,中国人民银行调研发现,有单次取款超过1亿元现金的情况,在如今银行卡支付、银行转账等方式十分便捷的环境下,这种情况不合常理。
目前,规范大额现金管理在国际上已经较为常见。各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,包括反洗钱框架下的交易报告、出入境申报等。同时,为降低社会成本、打击地下经济、增加税收、打击恐怖融资考虑,各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引导社会公众减少不合理的大额现金使用,预防和遏制非法大额现金使用。